
村鎮綠化應準確定位突出特色
據筆者了解,在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中,一些村鎮在抓綠化建設上,照搬城市綠化模式的現象較為突出,有的大建綠化廣場,有的一味強調引進外地樹種,有的大面積引種草坪,其結果是勞民傷財、得不償失。為此建議如下:
在實施村鎮綠化之前,應先進行準確定位,規劃建設應充分展現獨特的鄉村風貌。在學習應用城市綠化規劃技巧基礎上,要結合當前的自然和人文條件做具體布局,尤其要利用農村溝、河、灣、塘、崗等自然地形。
一般來說,山村地區以自然式為主,平原地區以規則式為主。無論山區還是平原,村鎮綠化都應體現田園風光和地方特色,本著因地制宜原則,將本地的文化特色、物種特色、地形特色以及物產特色融入綠化規劃建設中,使綠化真正成為村鎮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,為村民生產、生活提供便利。
在選擇樹種時應適地適樹,盡量選用那些有較高經濟價值、觀賞性較強的樹木作為主要樹種,再適當搭配鄉土樹種,在村頭、路口、河畔、山腳等處形成一個個綠化亮點。
此外,要注重發揮喬木、片林的綠化美化主導作用。從空間布局角度講,村鎮更加貼近大自然,村鎮的綠化用地也不像城市那樣緊張。因此,村鎮綠化更加有利于對周圍環境的改善和保護。從生態角度講,應加大森林的比例,多栽樹植林,以發揮最大的生態效益。當然,在村鎮綠化中,種花栽草、配置園林小品及休閑設施也是不容忽視的,但應結合所處地段的現有條件,恰到好處為宜。
村鎮綠化還要與農村經濟發展相結合,如與美麗鄉村建設、農村經濟林建設、農田水利建設、小流域治理、農村土地整理等結合起來,使村鎮綠化更好地為農村經濟發展服務。
轉載——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
來源:《中國建設報》